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新冠90%以上是无症状,因为每天报出来的数据,无症状的人数一直比有症状(确诊)人数多10倍以上。
直到新冠病毒攻陷全国人民的呼吸道,我们才在全民发烧以及火葬场的排队中幡然醒悟:当初无症状的认知错得有多么离谱。

数据造假了吗?应该没有。可能在刚查出来时,病毒尚未在体内大量复制,还处于潜伏期,确实是无症状,数据应该没有问题。
但无症状接下来会出现症状,让正确的数据失去意义。
身为肾科医生,这一幕太熟悉了:肾病,同样是大多数患者都属于“无症状”啊!
无症状的肾病有多少?
根据《柳叶刀》的最新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有1.32亿。其中确诊的占10%,患病但未知晓的占90%.
这确诊的10%里面,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水肿、肉眼血尿等)约占30%——也就是占全体肾友的3%左右。
未知晓的肾病患者中,有症状的更少,知晓、未知晓的有症状患者加起来,也不会超过5%.
肾病的这一幕,与新冠何其相似:95%以上的肾病都没有症状,不用太担心尿毒症吧……
肾病与新冠不同的是,新冠的真面目有揭开的一天。因为新冠潜伏期短,只要患上了,三五天就能发现事情不对头。等到全国集体爆发的那一天,真相就瞬间大白于天下。
而肾病,却等不到那一天,它造成的危害会永远沉默下去。
因为肾病潜伏期长,不可能几天内集中爆发出症状,要等个三年五年、或是十几二十年,尿毒症才会“错峰爆发”。哎不对,错峰就不是爆发了,而是平缓地挣扎。没有全民关注,没有媒体报道,没有相关部门给予重视或出台措施,也没有造成医疗挤兑和火葬场排队,有的是一个又一个尿毒症患者陆续在沉默中苦苦挣扎。
肾病的无症状数据,造假了吗?没有造假,非常正确!
但这种正确的数据,极具误导性——它只告诉你肾病基本上都是无症状,但没告诉你无症状也可以发展成尿毒症。
比新冠更危险的是,新冠从出现症状到重症差得很远,而肾病经常是到晚期(4-5期)才会出现症状,有时候症状=尿毒症(1/3的尿毒症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经进展到了尿毒症)。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能靠我们自己”
有的肾友觉得肾病/尿毒症花的钱太多了,希望政府出台措施,报销医药费;
有的肾友寄希望于未来肾病治疗技术大突破,摘掉肾病这顶帽子;
有的肾友希望未来科学家能研制出人造肾脏装进体内,救自己脱离苦海;
…………
等等想法,可以实现吗?
不现实。倒不是因为医学不允许,而是因为缺钱。
国家报销医药费只需要一个东西:钱。医疗技术大突破也是只需要一个东西:钱。有人认为只要科学家下功夫钻研,技术就会进步,不需要太多钱,你看两弹一星科学家们一生清贫不也能能搞出原子弹吗?确实,科学家可以不要钱,但做试验、试验设施以及生产试验设施的工业建设却极其费钱。大家对比一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只拿了10元奖励,但我国当年建设核工业以及做核试验花掉了300多亿,折合现在人民币6万亿元——否则怎会让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
虽然科学家没钱,但打造科学家极其昂贵。科学家是怎么来的?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是一场又一场昂贵的试验,把好苗子淬炼成了科学家,否则一辈子也只能是个苗子。邓稼先虽然手里只握着10块钱,可他这幅身躯比等重的黄金要昂贵千百倍不止。技术不是只要有人才就有进步,无论是经费还是人才,所有技术突破归根结底都是一码事:大量烧钱。
但在肾病研究上大量烧钱,可能吗?根本不现实。
除非肾病也像新冠那样,所有尿毒症患者选择在同一个月进入尿毒症,出现医疗挤兑,全民和政府都切实看到了肾病的危害,于是大力攻关慢性肾脏病的政策才能通过,才能让肾病药物像新冠药物那样研制速度加快10倍。
但那是不可能的。一个95%以上的患者都是无症状的疾病,凭什么让人重视?
所以咱们肾科的医患,要做好自力更生的准备:在未来很长时间,肾病的检出率不会有提升;有关部门不会投入太多经费去研究怎么让无症状肾友恢复成健康人,也不会给重症肾友免除医药费;什么症状都没有就稀里糊涂地发现自己确诊尿毒症的现象,在业内不会有改善。

靠不了别人,我们只能自救。
如果尿蛋白高于0.5g,或是血肌酐高了(肾小球滤过率低了),肾病就会朝着尿毒症进展。无论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指标不缓解的最终结局都是尿毒症。
不用哄抢肾病药物,不用在ICU门口排队,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花一点时间,把指标控制好,就能远离尿毒症。
我们已经被新冠的无症状骗过一次了,不要被肾病的无症状再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