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新冠了解多少,是不是此前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网络上的“专家说”?我们跟新冠抗争了整整三年的时间,2022年12月7日,我国正式放开疫情,国内也迅速迎来一波感染高峰,老百姓这次切身体会到了新冠的威力。

疫情放开前,张文宏、钟南山等权威专家接连就新冠发言,老百姓信了。然而当新冠大面积爆发后,才发现自己被欺骗,专家们终究还是承认了2个事实,你知道是什么吗?
一、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听到新冠肺炎即将放开的消息,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是恐慌的。2020年春节期间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街道上空无一人,时不时响起救护车的长笛声。电视上播放着新冠病例在隔离医院的场景,自主呼吸困难离不开呼吸机,死亡病例每天都在增加。

虽然新冠肺炎爆发已经三年之久,现在流行的毒株也与最初的大有不同,致病性大大降低,轻症患者居多。但是一想到自己可能感染,可能会是重症,可能面临死亡,没人会不害怕,此时专家的话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
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冠肺炎应该改名为新冠感冒,不必害怕。这句话确实让人心安,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想必阳过的朋友一定会言辞激烈的说一句,新冠比感冒严重的多。

新冠肺炎会高烧、咳嗽,这跟传统的感冒症状很像。但是新冠可以轻易烧到40度,新冠会造成味觉、嗅觉失灵等后遗症,新冠恢复十天后还浑身乏力。此外新冠会导致白肺、呼吸困难、血氧下降,当前已经造成多个死亡病例,这是感冒所不及的。
2022年上半年,就曾传出新冠肺炎是大号流感的言论,但是很快就被专家否认,称新冠的致死率是流感的7至8倍。短短数月,专家的说法就出现大反转,究竟什么才是真。卫健委焦亚辉表示,新冠绝不是大号流感,官方承认了这个事实,此前老百姓被骗了。

二、无症状、重症、死亡率不实
关于无症状的问题,想必很多人都存有疑问。自2022年开始,各地区报出的新冠病例中,无症状患者数量居多,我国卫健委也公开表示,无症状患者比例为90%,张文宏专家给出的数据则达到了98%。如果数据属实,那疫情放开后大家绝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才对。
但结果显然没按照专家们的预想的发展,周边的阳性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均出现了高烧、浑身酸痛、刀片嗓等症状,而无症状患者似乎消失了。
重症病例也有类似的情况,放开前几乎没有重症,在家自愈就行,放开后医院呼吸科病房满员,呼吸机超负荷运转,医疗资源捉襟见肘。不少地区的医院将其他诊室改为呼吸科,全面接诊新冠病例,骨科专家看呼吸科,倒也是滑稽。

美国和英国媒体曾预估,如果中国全面放开,那2023年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超过100万人,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而根据我国各地上报的数据来看,新冠放开一个月后,死亡人数不足百人,为何数据差距如此之大。如果死亡人数不多,为何各地火葬场都以超负荷?
原来我国对于新冠死亡病例的认定与国外不同。只有新冠引起肺炎最终呼吸原因致死的才算死亡比例,如果是新冠引起自身的基础病而去世的,只能算是普通的病死。但这种统计方式似乎并不客观,不是新冠又怎会导致基础病加重?

对于数据不实的问题,专家也有相关解释。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全面放开后感染的病例多,而全员核酸已经取消,无法准确获知感染者的具体情况,所以才出现数据模糊的问题。如果数据确实无法准确统计,其实可以选择不公开,不必用一个不实的数据来欺骗老百姓。
如今老百姓对专家的信任度严重下降,更有部分网友在专家发言的社交账号下进行讨伐。其实在百姓处于新冠恐慌的背景下,通过专家发言来消除恐慌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需要尊重事实。

三、小结
综上所述,如今专家们已经承认了2个事实,之前是老百姓被欺骗了,虽然我们心有怨言,但是也要理解,毕竟专家也只是普通人,也有犯错的时候。疫情放开是大势所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毒。
对此,读者朋友们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