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产品俗称“人工心肺”,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挽救性治疗设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的治疗措施,因为可以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因此也被称为生命支持技术,并被视作重症监护病房(ICU)里的“终极武器” 。
湾区财经获悉,1月4日,我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经国家药监局审查获批上市。该项目由广东深圳企业和多家科研单位联合推进,将逐步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可控发展。
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是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的高端医疗装备。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牵头,联合汉诺医疗、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等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台国产ECMO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在ECMO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将逐步实现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安全、自主、可控,对于满足临床急需,保障新冠疫情重症患者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
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深圳团队率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1月6日深圳举行的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上市颁证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致辞,对首台国产ECMO上市表示祝贺。深圳市领导余钢,市政府秘书长高圣元参加活动。
辛国斌说,高端医疗装备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深圳团队率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的首台国产ECMO上市,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实践,是制造强国战略创新实施的重要成果,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希望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团结一心,持续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涛说,希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进一步践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责任担当,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努力成为医疗装备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新一代诊疗核心技术供给的主力军和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创新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覃伟中说,深圳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球知名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零到一 深企自主研制ECMO产品 有望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应急批准深圳企业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注册申请,二者配合使用,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
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由主机、泵驱动装置、紧急泵驱动装置、备用电池、流量气泡传感器等组成。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由膜式氧合器及动静脉管路组件(含离心泵泵头),预充管路组件,配件包组件和氧气管路组成。
ECMO耗材套包中氧合器的PMP中空纤维作为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以往,生产ECMO材料和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进货周期长。此次获批上市的国产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负责本次自主研发ECMO产品的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从事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经营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近两年承担或参与了多项省、市、区级科研攻关专项,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企业致力于研发填补国产化空白的便携式生命急救ECMO系统,是国内少数研制整体ECMO系统的技术单位,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已申请知识产权77项,初步实现在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的创新飞跃。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副研究员贾伟表示,深圳自主研发的ECMO产品大概可以节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成本,并对其中核心的几处模块,包括进料模块还有最后的萃取模块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从而实现更好的机械性能、氧合性能。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接受采访时介绍:“第一个临床的患者是选择已经宣布脑死亡的患者,在家属能够接受德前提下,我们用在他的身上非常成功,他的生命体征的维持,因为有了ECMO 维持时间非常长。后续一共是做了37例患者,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临床的效果。我们国产的ECMO,今后在重症患者的救治领域里面,我们可以占有更多的比例。”
湾区财经综合报道
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