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
2023/1/11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以来,很多人都在最近这一波疫情中被感染了。而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亚型主要有5种,分别是BA.5.2、BF.7、BQ.1、BQ.1.1、XBB等。
前两种是我国现阶段正经历或已经历的主要流行毒株,眼下或未来我国对其他毒株,尤其是俗称“地狱犬”的BQ.1.1和俗称“鹰头狮”的XBB等毒株的二次感染情况会如何呢?又如何区分复阳与二次感染呢?
1、复阳与二次感染的定义上有什么区别?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转阴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复阳”无须再治疗,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常常由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二次感染是痊愈后的再次感染,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我隔离,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2、如何从时间上区分复阳与二次感染?
一般复阳都是发生在阳康之后一个月内。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不同国家或地区界定二次感染的时限不同,但基本条件都是要确诊后再间隔一段时间。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只有当首次感染的病毒完全清除,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免疫反应时,才能诊断为真正的二次感染。英国定义二次感染的间隔至少是90天,美国则是间隔60-90天以后。

3、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如何?
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和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的个人防护有关。抗体等免疫反应指标越高,病毒株变异越小,二次感染的发生率越低。当前研究显示,相较于早期变异株,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略高。但总体来说,短时间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尤其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更低。
4、同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也会二次感染或多次感染吗?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由于每种变异毒株存在不同的突变,人体很难对所有毒株建立免疫屏障,因此,即便同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也会出现二次感染甚至多次感染。理论上,随着病毒的变异,病毒的传染性越强,免疫系统的保护力越来越差,既往感染过的患者再感染的可能性越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卡塔尔Weill Cornell医学院的研究,发现既往感染新冠279天后,对预防重复感染阿尔法变异株保护力为90.2%,对贝塔变异株为85.7%,对德尔塔变异株为92%,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为56%。
另外还可以参考以色列的一项研究数据,近一年来,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随着新的毒株流行而走高。尤其近几周在BQ.1.1和XBB大流行下,再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并且仍在增长,而在BA.1和BA.5流行时期,再感染率高峰分别超过15%和20%。
但我国情况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初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且已注射过疫苗,而国外初次感染绝大多数是从原始株或阿尔法变异株开始,因此,我国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统计分析。
5、哪些人更容易二次感染甚至多次感染?
根据英国统计部的分析,重复感染的人群有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未注射疫苗。只靠感染产生的保护力很可能不如“接种疫苗+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力强大。
②距离第二/三针疫苗超过 90 天的人,比90天内的人更容易被重复感染。这是因为完成疫苗接种后两周到三个月内保护性最强。
③首次感染无症状的人比有症状的人更易被感染。这可能是因为无症状者产生的免疫保护比较弱。
④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容易二次感染。
⑤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原因可能为年轻群体频繁的社会活动使之更容易暴露于存在病毒的环境中。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类人群:
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感染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较短。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可能也较短。
②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会比较大。
③高风险岗位的人群: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更容易暴露于存在病毒的环境中,被感染的风险比较高。
6、二次感染或者多次感染症状重吗?
一项来自塞尔维亚的13792例二次感染数据显示住院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其中99.17%的二次感染都是轻症,只有1.08%的二次感染者需住院治疗,对比来看,非二次感染人群需要住院的比例是3.66%。同时,二次感染人群中的死亡也比较罕见,死亡率仅为0.15%。
综合来看,感染病原体之后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三方面,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数量以及人体的免疫功能。新冠病毒变异快,奥密克戎变异的趋势是传染性越来越强、毒力越来越弱。另外,二次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时间间隔存在相关性,间隔时间越短,临床症状越轻,间隔时间越长,症状越偏重,这和人体内的免疫抗体有直接关系。
7、如何避免或减少二次感染及多次感染?
一项瑞典研究显示,感染新冠后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前两个月内再感染风险比自然免疫低58%。另一项大样本量的以色列研究也证实,新冠康复患者接种mRNA疫苗BNT162b2能显著降低再感染发生率,16-64岁年龄组疫苗保护率为82%,65岁以上人群为60%;感染后接种两剂mRNA疫苗,则可进一步使前两个月再感染风险比自然免疫低69%。
至于阳康后间隔多久可以接种疫苗,有两项针对以色列新冠康复者的研究提到,研究中康复者均在感染后至少3个月后接种疫苗。而国际权威机构对新冠感染康复者接种间隔推荐一般为3-6个月,也有国家直接推荐成人和高风险儿童感染康复者接种间隔为1个月。我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卫生机构对康复者疫苗接种间隔的推荐多数也为3-6个月。同时,考虑到特殊人群的接种需求,香港地区对无接种史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给出了30天的建议接种间隔。
此外,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仍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劳逸结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提高抵抗力的重要法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