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中医治疗部分存在的疑问之二:儿童治疗中“风热湿毒证”中的“风”和“毒”是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3年1月6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十一、治疗 → (八)中医治疗 → 2. 儿童治疗 → 2.1 轻型、中型 → (1)风热湿毒证。

针对上述内容有如下疑问:
1. 风的表现是什么?
2. 哪些药是治风的?
3. 毒的表现是什么?
4. 哪些药是治毒的?
一
从“风热湿毒证”的临床表现分析:
发热,干咳少痰,咽痛,鼻塞流涕,舌红,脉浮数:是典型的外感热邪,热邪犯肺的表现;
苔黄腻:是典型的湿热的舌苔;
烦躁哭闹,乏力,纳差:这一组表现没有特异性,其中乏力、纳差也可以见于湿邪困脾。
不知道“风”的表现和“毒”的表现是什么?
二
从推荐的处方药物组成分析:
麻黄、生石膏、炒苦杏仁、甘草:这是麻杏石甘汤的原方,功效是清宣肺热;
芦根、桔梗、连翘:这是一组清热药;
广藿香:辛温发汗散寒,芳香化湿;
薏苡仁:清热渗湿,健脾;
生山楂:消食化积。
从单味药物分析,有清热的,有化湿的,有渗湿的,有消食的,有散寒的(麻黄、藿香),不知道治“风”的药和治“毒”的药是什么?
注:欢迎学术探讨,君子和而不同。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