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3天的抢救,近日,我市首例危重症新冠“白肺”患者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脱险!
患者肺部病变50%
生死边缘徘徊20余天
1月4日下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中心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主治医生刘杰正在对患者陈女士进行转出ICU评估。

患者 陈女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病情好转后,陈女士已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然而20多天前,她还在生死边缘徘徊……
据了解,陈女士是郧阳区人,今年52岁,因“胸闷、气促4天,加重伴发热1天”到当地医院治疗。入院后,胸部CT提示陈女士肺部病变50%左右,已呈“白肺”,同时还伴有呼吸衰竭,病情进一步加重。2022年12月13日,陈女士转入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

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刘杰:患者刚来的时候,考虑是危重型的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嗜睡昏睡,呼吸急促困难,且氧合指数较差,基本小于200毫米汞柱(正常值为400~500毫米汞柱)。

专家会诊,紧急救治
首例危重症“白肺”患者脱险
医院对陈女士的病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MDT多学科专家会诊,并启动救治紧急预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镇痛镇静。
陈黎介绍,该患者是全市报告的首例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医院对其进行了多项对症支持治疗,插管、救治、俯卧位通气、控制感染、纤支镜灌洗……救治过程中,陈女士病情多次反复,救治专班全力以赴争抢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副书记 陈黎:除常规治疗外,我们第一时间给予患者辉瑞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激素、静丙等治疗,病程中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

患者病情逐步好转
将进行后续对症治疗
随着治疗的进一步深入,陈女士肺部感染逐渐吸收。2022年12月30日,在使用呼吸机支持17天后,陈女士得以脱机。经后续对症监护治疗,其病情进一步好转。
1月5日,太和医院中心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介绍,陈女士恢复比较理想,精神状态比较好,转入普通病房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营养膳食辅助等,争取让患者早日达到出院标准。

医生提醒
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太和医院为新冠病毒感染病人设立了20个专收病区,确保前来就诊的患者达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作为重症救治单元,太和医院ICU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
陈黎表示,一般而言,患有肾病、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危重症情况,但陈女士并无基础疾病,因此千万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以免因就诊不及时而耽误病情。他提醒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若只是低热、咳嗽、咽痛、全身轻度乏力,可以居家观察,一旦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喘息加重、神志变差,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3%,一定要及时就医。

救死扶伤,创造生命奇迹!为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