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我发了一个帖子,提出注射胸腺法新有助于降低肺癌术后复发率:<这个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肺癌治疗效果>。
帖子出来以后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于是在疫情爆发以后,后台就有很多人在咨询关于胸腺法新的注射问题。
原来没有疫情,我们可以放心打。
但是现在有了疫情以后,我们又该怎么办?
于是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胸腺法新的作用原理

胸腺法新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注射后,可以促进T细胞的动员和激活,从而让人体获得更好的免疫力。
而目前,学界普遍持有的一个观点,就是癌症的发生离不开缺陷免疫力导致的免疫逃逸。
因为身体的免疫力较弱,所以细胞发生恶变后,身体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有效清除,才导致肿瘤真正发展起来。
所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更好地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
这个就是临床应用胸腺法新抗癌的理论基础。
二、胸腺法新提高肺癌效果的临床证据

胸腺法新真的可以提高人体对肺癌的保护作用吗?
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最直接的证据是2021年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副院长牵头进行的回顾性单中心临床研究(Title研究)。
研究纳入2005.5到2018.12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实现无瘤切除(R0)的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基于是否给予胸腺法新维持治疗,分为胸腺法新治疗组和非胸腺法新治疗组。
最终,纳入各类患者5746例,其中,接受胸腺法新治疗者1027例,未接受胸腺法新治疗者4719例。
最终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后发现,接受胸腺法新治疗的那组患者,实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即便在校正其他因素的潜在影响后,胸腺法新注射依然可以显著降低35%的复发风险和45%的死亡风险。

国内顶级平台,国内顶级专家,严谨的统计方法以及庞大的入组患者,由此所产生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具备充分的说服力。
而进一步让我认可这个研究的前置条件,是早在这个研究发表之前,我身边就已经有不少专家的家人在患肺癌以后,都选择积极注射胸腺法新,绝大多数都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综上所述,我对胸腺法新的抗肺癌疗效是认可的。
三、胸腺法新能降低新冠感染率吗?
郑于臻医生,赞23
这是我最近发布的视频号,在这里面,我分享了轮转急诊三个月接触大量阳性病例(很多重症)后,依然能保持未被感染的个人体会:
包括有效的个人防护、避免人群聚集、勤洗手勤洗衣、多喝热水确保核心体温以及充分休息。
但有一点我在视频中没有提及,就是我有注射胸腺法新。
因为我想起来当年武汉爆发疫情,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在出发前都由医院安排注射了胸腺法新,背后的原理就希望通过增强免疫力来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
基于此考虑,我从2022年12月初,疫情转向全面开放开始,就在相对较早的时间购置了一批胸腺法新,在家自己打,包括我和我爱人,截至目前我们这个小家庭还没有感染情况。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给老家父母寄了一批胸腺法新,他们也是在家打,但是都在不久后就感染了新冠病毒。
这是我家人的注射反馈。
在证据级别上,目前没有最直接的证据提示,注射胸腺法新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机率。
尽管我有查阅到前瞻性注册临床研究,但都还没有公布最终结果;尽管我也有查到综述性文献提到,这个药可能对降低新冠感染风险有潜在帮助,但也也仅限于理论层面。
这是学界的研究证据。
当这一波疫情铺开以后,不光老年人得病,年轻人一样感染,而年轻人的免疫状态毫无疑问是最好的。
这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事实。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药在预防新冠感染方面,或许有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并不强。
四、胸腺法新能降低新冠死亡率吗?
关于采用胸腺法新治疗新冠患者的研究有不少。
我大概看了一遍,总结下来就是,结果差异巨大。
有的说有效,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重症风险,比如这篇:

有的则说没效,用不用胸腺法新都不会影响具体病情的进展情况,比如这篇:

有的则说不仅没有效果,还会有反作用,即用了胸腺法新死亡率更高,比如这篇:

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呢?
因为就是没效果。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的情况。
这个从理论上也好理解,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力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是杀灭病毒,而另一方面也是产生炎症,而后者会殃及池鱼。
所以你说这种免疫力,到底是好是坏,还真的不好评价。
说好吧,他能杀灭病毒,缩短病程;
说不好吧,它能破坏肺泡上皮细胞,很多大白肺的背后就是炎症在作祟。
前几天我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对肺部组织具体影响的帖子,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新冠病毒损伤肺部全过程揭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正因如此,临床上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才会一边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一边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复制,这背后的逻辑就是避免人体免疫的对自身正常细胞的过度杀伤。
基于这种考虑,任何带着治疗新冠肺炎目的而开展的胸腺法新注射行为,都不应该被推荐。
五、疫情大背景下,如何安全注射胸腺法新?

前面我提到,目前有证据提示胸腺法新可以降低肺癌的复发率。
因此,国内其实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肺癌患者在使用这个药,而且长期使用。
这个药在平常那使用起来是很安全的,毕竟已经是上市三十多年的老药了,相当成熟。
但在疫情环境下呢?
其实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反向思考。
就是不讲这个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安全的,而去反思这个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不安全的。
那么避免在不安全的状况下使用,或许就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注射行为。
结合前文和自身理解,我整理出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就建议停用胸腺法新:
第一、核酸阳性;
第二、CT提示肺部炎症;
第三、个人症状依然明显。
这上面的每一点,都暗示体内可能存在具备不良影响的炎症反应。
核酸阳性意味着病毒复制,意味着免疫系统正在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它可能也会破坏邻近的组织细胞。
CT提示肺部炎症,意味着免疫系统已经开始攻击肺部。
症状明显也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讲的新冠感染十大酷刑,包括刀片嗓、水泥鼻,每一个症状的背后都离不开免疫系统的无差别攻击。
所以,当我得知我的父母感染新冠病毒后,就第一叫停了他们的胸腺法新注射。
六、没有胸腺法新,肺癌患者真的会很惨吗?

这应该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
毕竟,在Title研究中提到的数据显示,“校正其他因素的潜在影响后,胸腺法新注射依然可以显著降低35%的复发风险和45%的死亡风险”。
很多人就担心,那么如果我没有了胸腺法新,那么这种获益就没有了,那我不是很惨吗?
还真谈不上。
首先,肺癌最近几年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得益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就是CT筛查的广泛开展,让我们能够在更加早期的阶段就发现并处理疾病。
第二、就是治疗手段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发现了更多可以应对肺癌的有效办法,比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第三、就是检测手段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肺癌的了解从最早的宏观病理下沉到了微观基因。
更早的发现,更深的了解,更全的手段,才是推动肺癌治疗进步的真正原因。
就算不打胸腺法新,肺癌现在的治疗效果,依然可以是非常好的。
七、写在最后

疫情背景下,病毒攻击着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也因此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朋友。
它的扩散速度、它的破坏力,都令人始料未及,因此良好的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我们每个人在制定自我保护策略时,都应该保持一种理性思考的态度。
这个思考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某一种疗法不会对我们造成损害,却可能带来的收益,那就值得尝试。
而如果某种疗法可能对我们造成损害,却不一定带来收益,那就应该叫停。
而这,就是我思考疫情下注射胸腺法新的底层逻辑。